乐清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逐渐接近尾声,近一个月的时间,营员们在饱览乐清风光、感受乐清人文的同时,还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学到了不少的本领。中华文化的魅力,让营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汉语水平,体验了民风民俗,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承办“寻根之旅”乐清夏令营的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到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在课程安排上煞费苦心,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快乐的享受。
民俗课乐趣多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乐清地方民俗,民俗课任教师赵静静课前备课可下了不少工夫,她精心设计每堂课,课前备足上课用的材料,常常为备课准备到深夜。
每到民俗课,孩子们都很投入,很期盼,赵老师除了利用课件示范教法还一个一个手把手的单独指导,孩子们学的认真、专注,往往到下课时间,孩子们还不愿放下手中的作品。营员们每制作成功一件作品,都会欢呼雀跃,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自豪感溢于言表。
最让营员们难忘的就是7月12日晚上到学校的池塘里去放自己亲手制作的河灯,营员们在河灯上写下自己的心愿,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河灯放入水面,一朵朵美丽的河灯载着营员们满满的心愿与梦想,载着沉沉的对祖国的祝福与思念,缓缓流动。孩子们站在池塘边默默祈福,这美丽的一刻永远留在了营员们的记忆深处。
除了放河灯,民俗老师还带着营员们到操场去放孔明灯,剪刻自己的生肖图案,学做地方美食。一个月下来,营员们通过民俗课,学会了剪窗花、细纹刻纸、做河灯、编中国结等不少的绝活呢。
民族体育课收获多
抖空竹、踩高跷、练太极、打陀螺、打乒乓球,这一系列的民族体育运动对于华裔青少年来说是新鲜又刺激。
“民族体育课我喜欢”这是调皮的周瑜琳在叫;“老师,下节民族体育课什么时候上?”这是酷爱体育的钱英鹏在问;“老师,我学会踩高跷啦!”这是六岁的小南希,刚来的时候还天天哭鼻子,现在有点乐不思蜀了。“老师,您看,我学会抖空竹啦!”这是最捣蛋的南君照,对空竹的着迷让他不管什么课都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抖两下。
营员们这种对民族体育课的着迷可忙坏了林建保、陈维、林文义几位老师,课上,他们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课下,要忙着备课,设计更多更新的玩法,让孩子们玩出水平、玩出花样。
在这几项体育运动中,营员们尤为喜欢抖空竹,每到课间,走廊上、操场上,到处可见五颜六色的空竹上下翻飞,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玩得很起劲、爱不释手。
对于打陀螺,营员们一样痴迷,这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转出了华裔青少年对祖国的缕缕情思,转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中文课知识多
华裔青少年来自不同国家,中文知识掌握的不多,刚来时,交流起来都比较困难,听不懂中文就茫然地摇摇头或耸耸肩。这可让丁蕾和占培平两位中文老师犯了难,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爱学、乐学中文呢?两位老师通过讨论,决定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把中文学习改编成唱游游戏,让学生在诵唱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
一个月下来,在潜移默化中,营员们学会了《乡愁》、《游子吟》、《静夜思》、《满江红》等十多首古诗词的唱诵,背下了《弟子规》的<总序>和<入则孝>、<出则弟>,会熟练唱诵乐清童谣十多首,了解了中国龙文化、中国茶道、中国京剧、中国美食、中国城市等知识。同时,在学习中文的同时,还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学习了各国语言,让各国学生都走上讲台体验当小老师的不易。
课余时间,两位老师就带着孩子们编排节目,为迎接温州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诵读比赛,营员们在排练时都很投入,很努力,终于,在温州赛个人赛中,有两位选手获得了二等奖,集体表演节目《乡恋》获得了温州市侨办领导的高度评价,营员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除了民族体育课、民俗课、中文课,学校还为营员们设置了陶艺、书法、舞蹈、计算机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余时间有所放松,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一系列特色课程的学习,训练了营员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了中外营员之间的友情,锻炼了营员们的生活自理、不怕吃苦等能力。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是快乐之旅,幸福之旅,收获之旅!(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