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时,你可不知道,原本也有个幸福的家庭。在我模糊的记忆中,父亲从外面回来的时候都会给我带玩具并逗我开心。但我这个家庭在95年夏天的一次车祸中改变了命运,父亲不幸身亡,而母亲带着二个妹改嫁离家,我只有3岁的时候就靠年迈的祖父母扶养,生活特别困难。懂事的我每天在家都会跟奶奶抢着做家务。爷爷奶奶年岁已高,身体也不是很好,腰被石板压伤了,不能下地干活,现常趟在床上。
奶奶还有很严重的高血压,家境特别贫困,难以维持生活,我爷爷经常说自己都知道能不能将张曼养大。
我不胜带来了童年快乐,当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衣食无忧的快乐日子时,他们却被我留在家中,托管在小饭桌,过着孤独贫困的生活。贫困儿童就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这样一个需要关爱的群体。“如果不是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可我上过不了到高中。1999年,乐成镇侨联得知我家情况后,当我8岁时候,正月初乐成镇侨联周静主席带着8位侨联委员到我家,说给我扶助解决上学难问题,还带着慰问金和读书用品送给我,我有多高兴,一年如一日,扶持13年,每年都在正月初十之前把学习和生活费送到我手中,就像走亲戚一样热情。我总能在每个学期开学时及时收到资助金。可保证解决这个学期的学费,并添置一些必要的学习用品。感动得流下眼泪。还主动地拿出了上学期成绩单向委员们汇报了成绩。他们要求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加倍努力,不辜负他们对我的厚望,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帮助张敏叔叔和周静阿姨。使我有信心百倍,认真学习。当我上高中时,我作为一名孤女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好好学习,不管怎么努力,在家庭影响和山区学校,成绩考得不太理想很难找到好学校,考高中成绩不理想,侨联主席周静阿姨知道了,主动帮助我联系学校;当我对学习失去信心,准备放弃学业时,乐成街道侨联委员们又耐心地做我的思想工作,帮助我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还正常到虹桥职业技术学校了解我的学习情况。这十三年来有乐成街道侨联和张敏他们帮助和鼓励能将我培养到高中。2012年下半年在虹桥职业技术学校完成了学业后,我已在温岭人民医院找到了一份120急救中心接线员的工作。
我记得2002年那年我奶奶做农活不小心碎断了脚,本来不富裕家庭又雪上加霜。正好侨联委员来我家,张敏叔叔又给我5000元,真是雪中送炭。他们在这十多年来都积极参与“情系山区学子、共育栋梁之材、结对助学”等活动,为帮助解决 “上学难”乐清籍的学生一分之力。给新农村建设送上最大的希望和长远之策,充分发挥了侨联的作用,积极为贫困山区孤儿进行排忧解难,送温暖、解困苦活动。
我现已有一份好工作也想来帮助困难学生,报答他们对我关爱和资助完成学业,现我想用这种方式帮助困难学生,帮助贫困学生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奉献出我的一片爱心,我感到自身有一种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有一份庄严而厚重的责任。我与贫困生同命运,贫困学生也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作为,更要用自己的爱心和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们,在他们有困难时尽我们所能,来关心帮助那一双双渴望的双眼,为那些内心充分希望而无助的青少年们克服心理的自卑,为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让他们体会到全社会对我们的爱。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奉献精神最好的演绎。是啊,为孩子们洒一份情,播一份爱,这是多么幸福的事。这种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这种爱像雨露,沁人心脾。看似微薄的力量也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如果有我们的帮助,也许就是明天祖国栋梁之才起步的基石。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感染所有心存爱念的人,一起关心和支持无数渴求知识的儿童!真正让那些无助的孩子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问、难有人帮”。让那些天真无暇的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所谓“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就是一种快乐,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善事,更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你们带给我们的快乐也会感染我自己。希望,同一天空下都能有灿烂温暖阳光的照耀;希望,有更多的充满爱心的热心人士能够加入到扶贫助学的队伍中;希望,能把我们关爱切切实实地送给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奉献一份爱心!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贫困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使他们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像我一样的学生走进一个灿烂明媚的春天。 (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