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涉侨动态
乐清籍海归经济学博士方星海:梦想等待真实的回归
发表时间:2008/6/17 10:49:18    浏览量:1461次    作者:    来源:

  1964年5月,一阵嘹亮的婴儿哭声划破长空,为乐清芙蓉镇上的一个普通军队干部家庭带来了新的生命的喜悦,当海军的方父为其取名为星海。星海天资聪颖,是个从来不需父母操心的孩子,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一年级,他一直是年级第一名的纪录保持者。

  1978年,方母调到方父部队所在地上海工作,星海转学来到上海。因两地学制及学科进度不同,在家乡已上高一的星海由父母安排进了沙泾中学初中二年级就读,即使如此,星海仍比同班同学小了一岁,英语学龄差了5年。就在父母暗暗为其担心之际,星海不声不响地在期末拿了学习模范奖。课堂上,同学们热烈地鼓掌,却仍是不敢相信,这个站在领奖台上的小个子,各科成绩全优的尖子生,在几个月前英语成绩仅为个位数。这简直就像童话中杰克魔豆般神奇!

  但奇迹并非神创。从老家的状元郎到他乡的孙山客,犹如从天堂到地狱的转变,该会给十四岁的少年带来多大的心理压力?但星海对赞誉淡然处之,对困难亦可坦然应对。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他每天坚持收听英语广播,听不懂没有关系,终有一天会听懂,没有家庭教师没有关系,字典是他最好的伙伴,没有抱怨,从不叹苦,有的只有前行时身后留下的沉稳脚印。所谓由小看大,此次转学风波初次展现了方星海不管身处任何困境皆可泰然处之的大将之风,其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令成年人亦自叹弗如。

  1979年,方星海作为上海市三好学生进入复旦附中学习,2年后,他的老师极力保荐他攻读复旦大学物理系,但方星海却独排众议,填报了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系。经济管理,这个让现今的学子们趋之若鹜的专业,在80年代初期刚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迈出改革开放步伐的中国,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字眼。读“经管”会有出路吗?况且,1981年仅是经济管理系正式招收本科生的第二年,其师资、设备和其他基础性条件都显得极为薄弱,入学条件却呈反比的极为苛刻,各省市只招一名。以星海的实力,完全能读其它在当时看来更具发展潜力的院系,但他从报纸上了解到,中国最缺乏的不是科学技术人才而是管理人才,凭着一股信念,他说服了家长,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清华经管学院这个新生阵营的一员。在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30名年轻学子中,他人光茫未能掩盖住星海的聪明才智,相反更加激起他求知的欲望。1985年暑假,他没有回家,参加了邹志庄出国计划。该计划中,由国家教委在全国高校推荐250个候选人参加美国、加拿大10多个知名大学的联合招生考试,其中清华名额6个(本科2人,研究生4人),方星海即为其中一个。经过激烈角逐,方星海与其他30余名学子胜出,并于次年大学毕业后赴美匹兹堡大学留学,1988年转入斯坦福大学直至毕业。

  1993年,在美苦读6年的方星海获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此时,从未想过要永远留在美国的方星海却并不急于回国,因为在他看来“只在学校学习并不能真正地了解美国,必须要工作一段时间。”

  方星海在众多报酬优厚的公司中选择了世界银行。

  他说,“世界银行侧重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虽然我不能直接做中国业务(世行的规定),但我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了解中国。”方在世行期间做过很多关于印尼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并为印尼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研究使方看到,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具有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譬如政治稳定、储蓄率高、重视教育等等,方回国工作的愿望也因此变得更加坚定。

  1998年,在世行工作了5年的方星海收到时任建设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一封电子邮件,问他是否愿意回国。而此前两年方星海就开始在国内找单位,只是苦于难以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而未能如愿。

  方星海和周小川谈了几次,“很多想法都不谋而合”。

  就这样,方星海回来了。

  方星海回国后不久就参与组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一家专门处理不良资产问题的公司。由于美国在90年代初曾搞过资产管理公司,他对这个情况比较熟悉,在整个资产管理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设计、运作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后,方星海的工作重心又转移到债转股方面。其中,国内第一例债转股项目、由建行牵头的梅山钢铁公司17亿的债转股就是方星海亲自做的。方说,在这个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国内机构之间的运转关系、财务的运作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让方星海感到欣慰的是,这是一个双赢的项目,一方面梅山钢铁公司把一部分贷款转成股份后,企业因为不用还利息,现金流有很大的改观,这样运作一段时间,企业投产的设备开始发挥效益,企业也逐步实现扭亏为盈。另一方面,企业的效益回升以后,建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股东也会受益,原来的不良贷款经过这样的转换,变成了一份优良资产。

  在建行工作了两年,方星海觉得自己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比较熟悉了,而当时中国证券还很不成熟,与美国差距较大,方想扩大自己对国内证券市场的接触,就进入了刚刚成立的银河证券公司。一年之后,他受聘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任副总经理,主管上交所的研究工作,并负责市场监控。

  据统计,清华经管学院84 - 88年在校生中,至今旅居海外的超过半数以上。而方星海所在的81级本科生,全班31人,留在国内的只有6、7人。这样的统计数字多少有些令人扼腕,却更显归来者的弥足珍贵,是什么在吸引着他们?

  “从当年回国到现在,我的想法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为中国做一些事情,能够让自己在若干年后回想起来,没有什么遗憾。”方星海说,“生活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数学模型。我想给它加入各种元素,让它丰富地成长,最终达到我的完美主义。我的理想在中国,它等待着最终的回归。”

  方星海的脸很诚实,没有太多丰富的表情。我想,这是一个正在为目标跋涉的人。在旁人眼里,他身居高位,振臂一呼应者众。而他依然在路上,他的眼里,只有眼前必须做的,和将来即将发生的。(作者:周晓丹/如许)

【字体大小:
返回】【打印】【关闭
浙江省乐清市侨商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07001556号 咏唐科技 全程设计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