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发表声明,宣布任命中国籍雇员林建海担任秘书长,任命将于3月22日生效。林建海将成为第二位在IMF中担任要职的华人。
林建海是乐清磐石人。昨晚,记者通过越洋电话采访他时,林建海很平静,一再表示任重而道远,要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
脱颖而出
林建海于1978年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深造,后转到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6年获得国际金融学博士学位。在加入IMF前,他曾就职于学术机构和金融部门。
IMF是大型的国际机构,于1945年和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其宗旨是监督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帮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恢复经济发展。IMF现有187个成员国,其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由各国央行行长或财政部长组成,因而也有“世界中央银行”之称。
在林建海眼中IMF是个“牛人机构”。1989年,他决定申请到IMF工作。当时仅有25个左右的名额,可报名者却高达千人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世界著名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其激烈程度可想而之。
最终,林建海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一员,两年后晋升为永久雇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与挑战。这既是时代的眷顾,给了我们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也需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努力奋斗。”林建海说。
充满信心
IMF秘书部负责IMF执行董事会的日常保障工作,并负责与187个成员国的日常联络。2011年11月以来,林建海一直担任秘书部代秘书长的职务。
“过去3个多月的代理工作,让我对这工作的性质、范围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我们有很优秀的员工团队,依靠他们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再发挥自己的特长,我对未来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林建海说。
IMF总裁拉加德在声明中指出,林建海在研究各成员国工作和政策方面有着丰富经验,能让IMF受益良多。IMF执行董事会目前处在历史上最具挑战的时期之一,林建海在IMF雇员、管理层和成员国之间促成共识的能力对执行董事会卓有成效的工作至关重要。
尽管如此,林建海还是一再表示任重而道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将工作做好,尽可能地帮助成员国家,为他们服务。
不断学习
IMF的每个职位都有相应的级别,像林建海最初的职位属于A11级别,是经济学家。从最初的小雇员到如今的IMF秘书长,林建海只用了20多年,成为IMF升职最快的雇员之一。
采访中,记者发现“学习”是其制胜法宝。“大学研究生时期,扎实的学习功底,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作后,我还是不断地学习与观察,吸收其他同事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加速自己的成长。”林建海说,过去十年的每个晚上,他都要加班一两个小时,每周末也要加班一天左右,比别人多投入一些时间,以将工作完成得更出色。
1983年,林建海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导师找他谈话,说他是其手下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表现好否将影响到以后是否继续录取中国学生(并提供奖学金)。林建海虚心听从导师的安排,第一个学期就上六门课,吓得一位台湾学友再三吩咐说:“林兄,六门课太多了,绝对是不行的。”可一学期下来,林建海的六门课均为A,这使一些美国同学惊讶不已。
“我很幸运,所到之处都受到关心爱护,这对我的成长至关重要。”林建海特别委托记者向乐清政府及亲朋好友表示感谢,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家乡的山山水水,因为家乡的关爱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聊起经济,林建海滔滔不绝,这是他的老本行。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林建海在IMF财务金融部工作,主要负责向成员国发行信贷政策和融资政策,可谓处于负责处理危机的最前沿,很有权威。
“2008年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现在的危机是过去的延续。”林建海认为,中国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但面临一些困境。一方面,中国出口受国外大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能控制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就能在比较稳定的物价水平上持续调整发展。这虽是挑战,但完全可以做到。
说起温州经济,林建海表示因没有数据作研究,所以不好妄加评论。但是,他对温州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温州经济很有活力,而温州人聪明,善于动脑筋,善于开辟思路。从国际角度来说,电器在拉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需求量很大。据我了解,目前许多温州人也在往这方向努力。”林建海认为,这块市场的潜力还很大,关键是放宽思路,保持市场持续发展;同时,要加速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记者:朱琼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