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乐清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体制内监督创新 此举属全省首例
发表时间:2007-10-12 16:01:30    浏览量:1593次    作者:    来源:

    今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施行《监督法》,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在此基础上,在全省率先进行体制内监督创新,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对该市7名分管副市长实行一年“三考”制度,即在年头、年中、年末,通过开展人大常委会专题会议,对各分管副市长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追踪监督。此举实施后,专家学者认为,乐清市人大常委会这次监督上的创新,在国内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将给其它地方人大常委会更好实施监督法以启迪作用。

  “到广场上去唱歌”

  9月27日早晨5点,乐清市雁荡镇陡门头村村民戚朝洪已早早醒来。

  因为天气好,戚朝洪和妻子一道去地里晒了昨天刚摘采的棉花。7点到了,戚朝洪赶回家,匆匆扒了几口昨夜留下的冷饭,带上那张乐清市人大常委会颁发的红色“旁听证”,大声告诉妻子,自己要赶到乐清城里,听副市长们作年中工作汇报。

  8点的钟声刚刚敲响,作为市民代表的戚朝洪,已经端坐在乐清市新世纪大酒店的一间大型会议室里,准备像上次在5月份开的那场大会一样,聆听副市长们的工作汇报,并给他们提提意见。

  一个普通的村民去听取副市长的工作报告,这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

  今年年初,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为实施监督法,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更好地督促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决定一年召开三次常委会专题会议:5月份,听取市政府各分管副市长关于2007年工作思路汇报;9月份,听取各分管副市长们工作执行情况汇报;到12月份底或明年年初,对各分管副市长们全年工作的成果进行审议。

  每次会议结束,人大各工作委员会将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做好相关的跟踪监督,对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将实行重点审议和重点监督。

  人大一年“三考”副市长,这种体制内监督在国内也是一大创新。

  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称,《监督法》颁布以来,乐清市人大常委会这种让政府工作具体化和指标化的公开亮相,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的举措,在全省尚属首例。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强表示,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要推出这项举措,其目的一是要打造一个阳光政府,让全市人民看到政府的具体工作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二是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人大常委会要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监督其实就是对政府工作的最大支持;第三为防止政府工作懈怠,人大常委会一年三次监督其实就是三次“加油”,不断为政府组成成员“加油”,通过不断的鼓劲,使政府组成人员在工作中获得集体智慧并得到大家的尊重,树立政府威信。

  对于这种让副市长直面于人大和市民的监督,赵乐强形象地作了一个比喻,他说,这正如把一个人从包厢内唱卡拉OK拉到广场上去唱,从自娱自乐到大庭广众面前唱,同样是唱歌,但在广场上唱歌需要有随时接受评判的勇气。

  七名副市长“应考”

  乐清市人大“一考”副市长是在今年5月10日。据一位参加会议的市民代表回忆,当天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一共组织了200多名人员,听取乐清市7位分管副市长的全年工作思路。会上,人大常委会领导对副市长工作汇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发问,会场气氛显得“激烈又令人兴奋”。

  作为被监督的对象,乐清市7名分管副市长普遍感到了肩上的压力。

  乐清市分管重点工程建设的常务副市长王军认为,这种举措能提高政府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作为一名政府组成人员,参加这样的活动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

  乐清市另一位副市长胡成剑则表示,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举行这种形式的汇报会,会对他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他将化压力为动力,交给全市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9月27日,按照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的部署,乐清市7名分管副市长再次接受人大常委会安排的“期中测验”。

  当天,会场布置颇具匠心,在镶嵌巨大国徽的红色天鹅绒帷幕背景下,会议主席台上坐着乐清市市委书记黄正强和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的全体组成人员,而下面坐在听众席前面的是乐清“一府两院”的组成人员。会场的布局显示出人大监督的架式。

  汇报工作中,副市长被安排站在主席台和听众席中间的发言席上汇报,汇报时间被规定在15到20分钟之间。

  在会议现场,戚朝洪告诉记者,他参加了两次副市长汇报工作会议后,发现政府的事情比他想像中多得多,要想政府办的每件事情都让老百姓满意,这需要一个过程。戚朝洪说他现在很理解副市长们的工作难处。

  这天下午,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对副市长们的工作汇报进行分组讨论,在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组成的小组会上,两类代表发表的意见尤其“尖锐”,一名市民代表指出乐清市内房价太高,一套商品房要卖一百多万元,老百姓干一辈子也买不起,房价虚高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

  一位人大代表则提出,现在有些问题分管副市长发现了,如果交给局长去办,局长再吩咐下属去办,这一级级授权,必须规定期限责任到人,否则,问题就会被拖延,甚至不了了之。

  9月28日上午,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现场反馈意见会,主持人开场白便是:“我们认为,7位分管副市长对年初制订的计划思想重视,工作认真,工作成效明显;对存在的问题也能诚恳地给予分析,并能正确对待。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剖析深度上不够,对原因分析不彻底……”人大领导在大会上对政府官员这样直白的批评,与会的一名媒体记者感叹,这样的情景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了。

  新举措有法律依据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举措并非所有人都举手拥护,最初这个方案刚形成时,外界就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有的人认为:“人大常委会这回是把政府给管起来了。”还有的人则表示质疑:“这件事情上头都没有安排这样做,为什么唯独乐清要这样干呢?”

  对于这些反对的意见,赵乐强都是一笑了之。他认为,一项措施的出台,有反对意见很正常,而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金箍圈套在头上,刚开始是不习惯的。”当地一位官员这样说。

  赵乐强多次强调说这是一种需求并非创新。“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知情权,需要一个平台,人大常委会搭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赵乐强认为,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的举措有足够的法律依据,符合《监督法》,没有跳出这部法律的框架。

  对于赵的说法,事实上,9月28日乐清市委书记黄正强在参加乐清人大会议中的讲话,足以体现了党委的认同。

  当天会议上,黄正强指出,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的创新举措,符合《宪法》、《监督法》精神,是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有益尝试,也是人大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这项新制度对于人大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对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赵乐强说,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一考”副市长后,按照监督法的规定,人大常委会发布了一号公告提出了9条重点需要解决的意见。

  在9月27日举行的“二考”副市长的会议之前,乐清市人大常委会还特意安排了两大“节目”。

  第一个“节目”是乐清市人大常委会所有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用一个月时间对各分管副市长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以便在会议上做到“清楚明白,有的放矢”。

  第二个“节目”为烘托监督的氛围,为“二考”会议造势,乐清市人大常委会还专门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给该市四套班子集中上《监督法》课,“上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那意味着人大常委会的第二轮‘考试’又要过来了。”赵乐强说。

  旨在建立长效机制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两考”副市长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后,也赢得了网上的一片好评。一位乐清当地的网民发帖说,这次乐清人市大常委会出台举措,使他感觉到过去被人称为“橡皮图章”的人大常委会真的是硬起来了,看来乐清这届政府和人大常委会为打造“阳光政府”确实是动真格了。

  乐清民情工作室的一位“楼主”则称,法律就是法律,实践就是实践,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体制内的监督怎么搞,需要点滴积累和政治智慧。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的举措,应该具有标本意义,不论能否取得实际效果,能把副市长拉到会场如此接受监督,这就是一种进步。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胡经琨在现场听取了各位副市长的汇报后认为,乐清市人大常委会推出此项举措,实行监督公开,这是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他指出,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的这种做法,符合我国今年1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的监督法规定的公开原则,将给其它地方人大常委会更好实施监督法以启迪。

  “该举措拓展了人大常委会监督的空间,有利于增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责任感,对推动责任政府、诚信政府、效能政府和阳光政府的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胡经琨说。

  对于乐清市人大常委会新举措的长久性,赵乐强认为,目的就是形成一个长效制度,至于会否长期地坚持下去,他说:“这种形式成本低又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要求,是顺应民众的需求,只要它符合百姓的需求,它就会有生命力,必定会向前发展,就应该坚持下去。”

  [链接]

  监督法

  监督法对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专项工作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监督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年度计划,经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通过,印发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并向社会公布。

  该条文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突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这种主要监督形式;突出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应当直接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要求解决的问题;突出监督实效。据新华网(蓝盾)

【字体大小:
返回】【打印】【关闭
浙江省乐清市侨商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07001556号 咏唐科技 全程设计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