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雁荡山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时,邵国春刚从部队转业进入当时的雁荡山风景管理局工作,他见证了雁荡山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刚参加工作时,景区内水泥路都看不到,全部是土石路,而到大龙湫景区的隧道还没打通,想欣赏大龙湫的美景,得沿着村民砍柴走出来的小路翻山越岭,早上进山,晚上才能回来,要花费一天时间,各个景区间的交通非常不便。”邵国春回忆。
尽管自古就有“寰中绝胜”之誉,但彼时的雁荡山养在深闺,游客不多,大部分是周边县市的一些散客,门票也只卖几毛钱,有些景点因为没开发还不收费。简易票亭是用木头钉起来的,可以移动。当地的餐饮业也远不及如今发达,住宿只有数量不多的招待所,没有专业导游,就由附近村庄的一些老人充当讲解员。那时各景区设施简陋,上世纪80年代初,观音洞里的建筑还是木结构的,摇摇欲坠,北斗洞也是破旧不堪。
如今经过20多年的建设,各个景区旧貌换新颜。观音洞和北斗洞都已重新修建,不论是硬件和软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星级宾馆遍地,景区内交通便捷,水泥道路四通八达,还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子门禁技术代替传统的纸质门票,大大缩短了游客检票时间。各景区还活跃着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导游们专业的讲解引人入胜。雁荡山以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奇穴、凝翠碧潭著称的美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2005年,雁荡山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浙江从此结束了没有世界名山的历史。集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荣誉于一身,雁荡山成了我市旅游业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