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乐清市功勋企业、“十佳雁荡杯”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先后走上主席台,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奖牌,踏上新的征程。
昨天,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潘孝政作了讲话,市长林晓峰作工作报告。
去年,我市全力以赴兴实体、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全市经济运行实现稳中向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特别是工业生产连续保持企稳回升势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四项指标均居温州第一,工业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一档工业强县市第五位;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35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29亿元,分别增长11.6%和12.2%,在全省经济强县市中从第9位上升到第8位。
会议对今年的经济工作作了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会议要求扎实有力地全面深化改革。抓紧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联审批”机制,探索推行基建项目“一费制”征管,积极争取行政审批扁平化管理试点;抓紧探索开展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努力实现资源配置科学化,不断深化土地要素配置机制改革,探索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会议要求不遗余力地抓好“五水共治”,深入推进黑臭河、垃圾河整治;联动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切实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强库固堤”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全面落实节约用水“一揽子”措施;统筹推进治污治乱治堵和城乡综合环境整治。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优质发展,特别是要加快推进38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一要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来抓紧抓好,二要把农业招商作为激发农业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来抓紧抓好。
会议指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联动发展,今年的重点要继续紧抓省级工业强市这一龙头,全力推动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深化省电工电气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引导推动电工电气向智能化、高端化、网络化转变,实现产业价值链高端提升和产业链高度整合,推进全产业链式发展,确保在温州全市率先打造第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会议要求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加快改造提升商贸物流业,加快打造旅游业“一号服务业”,加快打造网络经济“一号新产业”,加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业。
会议认为,要坚持不懈地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加快构筑平台,增强集聚效应;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推进选商引资,做大投资总量;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净化建设环境,强化用地保障、资金保障、建设环境保障。
“总结去年的经济工作,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受住了复杂经济环境的考验,更加坚定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会上,潘孝政就今年全市经济工作指出,要客观分析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赶超发展的要求上来,政府部门要继续做好服务,多为企业排忧解难。
潘孝政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切实以改革精神统领赶超发展。坚持以优质项目的引进落地促进有效投资,进一步强化把乐商作为乐清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抓好本地优质项目的同时,深化“乐商回归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做到“大招商、抓大商”。要坚持以服务业的提速提质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借助这两年中心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加快扩大旅游等传统消费力增长,并加快培育新增长点,促进消费快速增长。坚持以环境的优化提升促进经济有序发展,点亮“路灯”,即做好政策规划引领和企业服务;管好“红绿灯”,就是讲规划,明确政府职能,稳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好“交警”,一方面以打造诚信社会为目标,加大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梗阻”等服务不到位问题的查办力度,全面提高机关办事效能。
潘孝政还强调,弘扬实干精神,坚持以扎实的作风落实赶超发展,要干出新风,干出合力,干出导向。
林晓峰要求切实加强经济管理工作。一要抓好统计分析,建立主要经济指标挂钩联系制度、数据评估、分析和协调制度以及镇街、功能区数据监测机制,密切跟踪指标运行,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二要抓好责任落实,把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经济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各部门,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和具体科室深入抓的责任机制;三要抓好考绩管理,对各镇街、各部门进行督查倒逼,着力形成“你追我赶、先进促后进”的良性机制。
大会由市委副书记张亨利主持,赵乐强、章纪泉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大会。(记者 朱琼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