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治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努力、为之坚持。近年来,乐清持之以恒推进治水,狠抓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乐清治水也迈入了新的阶段——防止黑臭河出现反弹,这已然成为当下治水的主要任务。
乐清水环境早些年遭到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商业污染等破坏,承载能力较差,近年来河道整治带来的环境改善不易,更需要尽心保护,不容片刻懈怠。7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市“五水共治”总督察室对继续整治河道污染,全力巩固“清三河”成果作了进一步部署,特别是针对连日高温河水大量蒸发,富营养化导致水质下降的问题,组织专项督查,查摆问题,研究解决,切实深入推进河道整治攻坚。
治水迎来新征程
近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工作部署,秉承“全民治水、科学治水、长效治水”的治水理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在2015年,乐清荣获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称号,成功夺得大禹鼎。
夺鼎成功,在于乐清治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每一个阶段治水的主要矛盾,深入研究,科学筹划,扎实有为,将问题依次逐个解决。2014年10月,乐清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清淤工作,集中攻坚一百天,力求一清到底、河床干净。据统计,全市共清出淤泥700多万立方,并就上岸淤泥的处置,乐清秉承坚决防止二次污染、化废为宝的原则,也于全省之先探索做好淤泥利用文章,取得突破性进展。
针对治水工作的系统性以及复杂性,乐清创新性地建立了“五水共治”总督察长制,坚持“8+X”工作机制。去年以来,着力推进水岸同治,狠抓污水管网旧管新接,全力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并在全市设立75个水质监测点,每半月作一次水样分析,定期分析研判,落实一河一策治理措施。
此外,在有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对易黑易臭的河流、河浃开展生态调水。现已经有17个项目开始调水,调水路径全长约25公里。
正是以水质提升为最大目标,坚持问题治水,建立完善治水工作机制,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每个阶段的治理任务,乐清治水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夺鼎不易,守鼎更难。乐清的底子比较薄弱,治水形势依然严峻,经过治理的河道更需要尽心保护,随着“五水共治”深入开展,防止已经整治的黑臭河反弹,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7月份,全市对该项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污染反弹问题,全力巩固“清三河”成果,强化截污控源,强化动态复查,强化责任追究。凡是被省、温州市曝光的河道,要倒查责任;对因履职不到位、失职渎职,发生黑臭河、垃圾河重大反弹或发生严重污染事故的,要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全面深化“河长制”管理,推进治水常态化、长效化。
市委书记林晓峰、市长林亦俊、市“五水共治”总督察长赵乐强等相继对该项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督查部署,力求全力以赴打赢治水攻坚战。
7月份督查
发现问题依然严峻
7月23日,市委、市政府组织水利、环保、市政园林、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人员,兵分五路,对全市列入治理考核以及被曝光、通报的黑臭河,有线索或通过相关途径发现的反弹河道,全面进行现场检查,进一步查摆河道水质、污染源等有关情况。
督查人员发现,仍有部分河道存在水质黑臭或处在极易反弹的临界状态,这些河道周边尚有大量污水直排,截污纳管没有到位,污染量超过了河道容纳量。督查组还发现了河长牌不规范、保洁不到位等问题。
比如,城东街道后所菜场临河而建,这里的污水入河现象较为严重。菜场临河一侧设有许多铁皮窗架,一扇扇窗户成为了污水倾倒的便捷通道,临河的摊贩随意将污水从窗口泼出。此外,菜场岸边的排污口向河里排放污水。
在柳市翔金垟浃,河水有些发绿,岸上堆着大量的建筑垃圾;在吕庄河,绿藻暴发,河水发绿,河岸上一些生活垃圾也未清理。
……
督查人员发现,虽然河道环境均有所改善,但污染的情况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他们将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后及时告知各乡镇、街道,帮助解决问题,防治河道污染。
乡镇街道积极应对河水水质反弹
近段时间,北白象镇持续加强河道的常态化管护,深入实施一河一策的治理方针,河道水质状况保持较好,其中乐琯运河旺林村段的水质提升较为明显。
该镇工作人员介绍,在深入排查排污口的基础上,这一段加快了截污纳管进度,并通过生态打卡口,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河里原先有一条阻水老桥,受其影响,河面宽不到两米,河水流动能力变差,现在我们打通了这个卡口,河面拓宽到十几至二十几米,极大地增强水体的流动能力。”工作人员说。
另外,该镇的万茗河等也通过建设沟渠引水等生态调水措施,水质保持相对较好。
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各乡镇、街道也在着力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探索解决的路子和建立长效机制。
日前,为查找治水短板,全面排查反弹隐患,防止“三河”反弹,白石街道组织了“清三河”反弹隐患拉网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其中,重点排查了“清三河”河长制落实情况、企业废水排放、城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场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截污纳管工程等。
同时,该街道还发动党员、老协会员、妇女志愿者等对河岸的垃圾进行清理,并进一步落实河道保洁制度;深入实施龙岐河等河道试点生态化修复,通过曝气增氧,增强水体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虹桥镇前不久开启了“五水共治”攻坚战的新一轮督查。
督查人员分赴虹桥各河道看水质、查排污口,深入各个村庄查畜禽养殖等情况。
其中,该镇东街村仙芝巷到振兴中路三村段一带,房屋紧密,巷子小,污水管网建设开挖时很有可能出现房屋塌陷问题,截污纳管一直难以推进。结合前期的勘查,督查组为此制定了新的方案,通过将排污管网悬挂在河岸边的方式,避免挖埋塌陷的问题。
……
根据各自辖区的河道状况,各乡镇、街道迅速行动起来,查摆问题,研究对策,全力防止河水水质反弹。
8月初分组督查促整改
针对连日高温带来的各项污染物指标上升问题,近日,市领导带队,由市委组织部、市纪委、水利、环保、市政园林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市民监督团成员、河流保护协会成员等组成的3组督查组,走访了部分重点河道,深入研究问题,狠抓水质提升。
8月5日上午,市“五水共治”副总督察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明涛带领督查一组,重点查看了城南街道县浦河水质情况。
县浦河7月份的水质监测状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河水的氨氮含量为9.237mg/L,总磷为1.13mg/L,高锰酸盐为8.2mg/L,指标高于6月份的监测结果,水质状况在全市75个监测点中排倒数第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县浦河水质恶化呢?当天上午,一行人首先来到位于市区二环路与宁康路的交叉口附近的河道查看。“这条河道长约1.9公里,连通乐琯运河和中心公园的水域,这个位置应该算处在河道的下游。”城南街道有关负责人现场介绍了河道的基本情况。
督查人员看到,此处河道的保洁工作较为到位,基本不存在河面漂浮物,河水稍微有些发绿。“附近的截污纳管做得怎么样?”眼见河岸保洁成效不错,督查人员重点了解了污水纳管的情况。
“这一片在马车河村,污水管网基本已经完工了。”然而,随着督查人员往上游县浦村方向走去,至悬浦桥的位置,却发现河水越来越绿,水质明显变差。大家看到,河边还养着一些鸭子,对河水造成了污染。
“河面经常有环卫工人清理垃圾,不过这水还是好不了,尤其是这段时间天气热,没有下雨,水变得越来越脏了。”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介绍。
对此,城南街道有关负责人说,该片附近的县浦村截污纳管虽然已完成了一部分,但仍有不少住户的污水未接入管道,存在入河的现象。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加快推进污水管网的建设,做到污水应收尽收,确保河道水质不反弹。
督查人员同时也建议,应进一步深入排查岸上的污染源,对畜禽养殖等进行整治,切实保护好河流不受污染。
8月5日9时许,市“五水共治”副总督察长、市政协副主席叶乐安带领督查二组,来到了翁垟街道下垟村,督查下垟河的治理。
下垟河是乐清75个水质监测点之一,在近期的水质监测中,下垟河氨氮、总磷等指标排名末位,成为最脏的一条河,其中氨氮指标比劣五类水质还高出12倍,总磷高出7倍。
这是一条脏成什么样的河呢?乐清日报记者跟随督查人员来到下垟河畔,河水发黑、冒着泡泡,离河近一点就能闻到一股臭味,河边一些小孔,可以看到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在河流一端的农田旁边,通过生态调水,从乐黄河引了一些“活水”过来,不过这些活水也并不清澈,还有些发黑。
“村里外来人员多,总共住了3600多人,由于污水管网还没接,生活污水基本都排在了河里,能不臭吗?2014年底百日清淤后,这一年多来,这条河又清淤了两次,最近一次是刚10多天前清的,没清前更黑更臭。”下垟村党支部书记王荣权说。
下垟河河长金成栋介绍,下垟河是一条断头河,且地势较低,河水很难排出,再加上周边居住人员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水质一直难以改善。近年来,翁垟街道和村里也想了很多办法,如:建污水处理池,先将河水在一个池中过滤、沉淀;通过种植绿植净化水质等,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最近,又采取了再次清淤、生态调水的方法,希望能使水质有所好转。另外,村里的污水管网最近已经招投标,预计下个月可以进入施工。
查看了现场情况后,督查组人员来到翁垟街道举行了座谈会,就下垟河的下一步治理工作与街道主要负责人进行讨论、对接。督查人员认为,下垟河目前的状况似一条臭水沟,最重要的是打通河道,这也有利于周边的防洪,如果条件许可,可以通过造一条人工河引活水,打破现在的“死河”状态;另外,如果生态调水,还需重新寻觅干净点的水源。
8月7日上午,市“五水共治”副总督察长、副市长吴呈钱带领督查三组前往清江镇、芙蓉镇督查河道整治情况。
督查三组一行首先来到清江镇渡头河,只见河面干净,一名环卫人员正驾着小船来回清理河面上的漂浮物;但河水呈碧绿色,像是添加了绿色颜料,散发着阵阵异臭味。
“渡头河周边人口集聚,餐饮店颇多,但河水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清江镇相关人员介绍,自3月下旬实行生态调水,将上埠头的水引入该河中后情况有所好转,否则在炎热的夏季恶臭味非常严重。
沿着渡头河,督查人员走访了周边一家餐饮店,发现已启用油水分离器,但三级网管还在建设中。餐饮店主表示,不将脏水油水倒入河里,自觉维护河道的整洁。一圈绕下来,督查人员发现不少民房临河而建,还有低矮建筑甚至搭建在狭窄河面的上方,给河道整治增加了难度。
随后,督查人员乘着大巴来到芙蓉镇,察看了位于海口村工业区西侧的石碧溪。该溪流下游接入黄金溪,汇集于芙蓉池。
督查人员沿着田间高低不平的小路,往石碧溪上游走去,发现溪水逐渐清澈,静静流淌。但是在中下游的一段,看到的是一沟深绿色的死水,溪面上是一层灰色的絮状漂浮物,一个个隐藏在植被里面的石头缝隙不时渗出污水,散发出阵阵恶臭。
“这些年,我们一直不间断地对该溪流进行清淤、清理,但由于上游农田淤泥的冲击、畜禽养殖的存在等原因,石碧溪很容易回潮反弹。”芙蓉镇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石碧溪治理新方案已出台。
继续坚持
问题治水
近来几场大雨后,水质虽逐渐好转,但之前高温天暴露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下步乐清治水工作,乐清日报记者采访了市“五水共治”总督察长赵乐强。
赵乐强说,前段时间河水水质普遍下降,个别地方黑臭反弾迹象显露。随着立秋过后,几场大雨喜降,水质逐渐好转,但是,前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暨短板要正视。总的说治水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市自然水系发达属典型的江南水乡,但从现代治水要求去衡量,基础尚差,尤其是地下管网建设,还处在从无到有从疏到密的过程中,所以不少地方包括一些企业的排污仍处在半自然的落后状态。
对截污纳管当前全社会都很关注,呼声很高,要求强烈,矛盾集中,要争取在机制上走出条路子,加快铺管进度,提高污水入管率,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排水排污系统。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地下管道很重要但不能把宝都押在管道上,全社会自觉爱水治水的良好行为同样十分重要。
问题治水的方针要继续坚持。每条河床每个河段情况都不同,要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实行一河一策的做法有的地方做得很好。全市确定的75个水质监测点,都设在条件相对差些的河道上,这是观测点,由点可以看到面上,也是各地总结经验推广技术的点,要有更大的投入,应实行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