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乐清
干部一线破难题抓服务 全力保障安置房项目建设
发表时间:2020-7-2 10:11:39    浏览量:717次    作者:    来源:乐清日报

“这儿的楼房很快就将全部结顶,进入室内装修阶段。”6月30日,在乐清市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中心区E-a42-1二期地块)南草垟二期建设项目现场,现场管理人员张建强说道。工地里,建筑主体的7幢楼房中已有5幢结顶,随着塔吊将各种建筑材料缓缓升起,剩下的2幢楼正为最后一层“冲顶”努力。

南草垟二期建设项目于去年5月份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约8.38万平方米,由7幢26层组成,总共450套,预计7月初将全部结顶。“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但是实实在在地说,整体项目在前期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过诸多困难。”张建强说,在项目进场打桩前,工地必须要先实现“三通一平”,即通电、通水、通路以及场地平整,这是一个工程起步最重要的基础。

然而南草垟二期项目进场前就遇到了用电的问题。“由于拆迁,周边的房子都没了,电力部门把原来的电力设施也拆了,临时变压器的位置设置和电源点该从哪里拉,该怎么接入,是该项目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张建强说。为了让项目能顺利进场,市三改一拆办建设组组长高雷常常跑到现场实地查看。“项目的西面隔一围墙是知临学校、南面是该学校在建的综合楼工地,东面是南草垟一期安置房项目,北面则是新建的五环路,必须在不影响周边设施的前提下进行电缆施工。”高雷与供电部门经过多次实地查看和协调,这样前前后后花了近2个月时间,才定下电源点、电缆施工方案。

随着临时用电的接通,项目顺利进场,而部门的“贴心服务”仍在继续。张建强指着工地出入口说,因项目开工时,五环路为新建道路,要想在绿化带打通一个临时开口,需要各个部门的多方协调。审批临时开口该区域涉及乐成中心城区管委会、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绿化所等,在工作 人员反反复复跑了好几个部门后,最终协调决定在绿化带打通一个路口,供施工车辆进出运输建筑材料。“只要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总是及时出现,尽心尽力为我们调解。”张建强说。

据悉,目前全市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有16个,其中12个项目已开工,另外4个正在前期审批中。已开工的项目中,东山南一期项目已结顶,目前正在进行各楼层粉刷、窗框安装等工作;半沙主体已完成结顶、南草垟二期主体已完成97%、东山南二期主体已至四层;马车河、百岱等3个项目目前正在地下室施工阶段;东山南三期、南草垟三期、南草垟四期、石马二期、石马三期、南岸等6个EPC项目正在桩基施工;南岸二期完成招投标。

全市安置房建设项目工程能顺利推进,背后离不开强大的后勤保障。时间追溯到正月初三上午,马车河安置房现场管理人员叶岳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急切紧迫——“市里要建临时隔离病房,需要征用咱们的工棚,今天得赶紧腾空!”电话是乐清安置房项目业主单位城发集团经理郑麟寿打来的,原来,马车河安置房项目工人宿舍就在市人民医院西侧,为抗“疫”所需,所有房间需腾空改建隔离病房使用。

“当时正值过年期间,大部分工人回乡过年了,工棚里只留工人们的生活用品。” 叶岳说,自马车河安置房项目启动以来,200多名工人暂时住在这50多个房间,听说工棚要被征用,他二话不说答应了。当天,市三改一拆办主任陈久喜带着工作人员立马赶到现场,动员大家花了七八个小时对房间进行腾空。当天下午,工棚内所有房间全部完成腾空工作。

2月底,随着全市复工复产热潮涌起,全市安置房建设项目也按下了“重启键”,“工棚征用了,那返工的工人该住在哪里呢?”叶岳有些担忧。“所有的工程都复工了,我们不能让马车河安置房项目拖后腿。”郑麟寿说,他们在安置房建设项目周边意图寻找地块重新搭建工棚,但是工期长效率低,时间并不允许。

直到一日,郑麟寿在检查石马二期安置房项目的防疫复工情况时,他在现场看到,石马二期安置房的工人宿舍与一般的宿舍不同,现场每相邻的两幢宿舍都设有食堂、卫生间等配套设施,“这样的设置让宿舍相对独立,也有利于管理,可以让马车河项目的工人们暂时借住在这里。”郑麟寿心想,并对石马二期安置房项目负责人杨景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没问题!”杨景伟立马答应,决定腾出2幢独立宿舍供工人暂住,这一住就是4个月。“工棚有了落实,工程项目也在继续推进,在困难面前,感谢他们,让我们没有被落下。”叶岳说。

【字体大小:
返回】【打印】【关闭
浙江省乐清市侨商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07001556号 咏唐科技 全程设计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