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9时许,夜色降临,沿着市区云鲤路一路走来,明亮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发散出五光十色的光晕,应和着夏夜晚风和周边绿化,别有一番风情。“这儿到了晚上灯光一亮,漂亮了不少。”和往常一样在东浦桥附近散步的市民张阿婆感叹道。
“过去路灯在城市管理中仅仅作为照明设施使用,也常遇到路灯损坏等问题。”市路灯管理所所长吴金陵说,在乐清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过程中,路灯的存在不仅仅考虑它的照明作用,更要根据所在的城区范围提供适宜的便民功能。“随着夜经济的兴起,夜晚的城区依旧很热闹,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特别是老人桥边乘凉,自去年底,我们和市政部门对全市建成区的桥灯以及周边路灯进行更换提升,在照明的基础上增加景观设计。”
据悉,根据2018年7月出台的《乐清市路灯设施管理办法》,政府投资的新建、扩建路灯设施按照属地原则,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功能区管委会负责建设,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心负责落实市政府安排计划内实施的路灯建设任务,截至2019年11月,全市路灯数量约为42064盏(不含农村)。
为了加强城市路灯管理,自去年以来,市路灯管理所对市区主城区和主要道路的路灯杆进行编号。“给路灯杆编号就像是给它发了身份证,路灯的相关信息都可以从号码牌上得知。”吴金陵介绍,过去市民报修路灯,由于位置模糊,维修人员需要核查多个路灯,才能找到报修的那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有了编号,工作人员就能准确定位及时维修。目前,全市已有2.2万多根路灯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还了解到,随着我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智慧城市”的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路灯设施已不仅仅提供照明、方便人们出行的功能,更要成为一种城市文化景观,因此传统路灯将逐渐发展为智慧路灯(智能化路灯),成为智慧城市的眼睛。
“路灯建设、运行和维护必须要跟上乐清的城市建设步伐。”吴金陵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路灯管理养护的质量和效率,更加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接下来市政部门计划建设一套路灯远程监控系统或将路灯远控系统纳入大市政监管平台,实现路灯智能化管理。“通过路灯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市政路灯照明设备的远程灵活控制,时时监控路灯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节约公共资源,提高维养时效性、降低电费和管理成本,同时整合远控系统、5G信号、电子宣传、电子铭牌、空气质量数据等,也可接入公安报警定位系统,这些都将依托现有市政路灯灯杆的布局合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