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晚,乐清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建兵率队赴淡溪人工增雨作业点,实地调研人工增雨工作,并慰问坚守在人工增雨作业一线的工作人员。
面对“百年一遇”的秋冬气象干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精密部署,在启动抗旱应急供水措施的同时,还采取了人工增雨、向供水末端村送水、加快供水管网和水泵建设、“隔江海运”调水、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和加大监督查处力度等行动,尽最大努力保障市民正常生活用水需求。
当天19时55分许,徐建兵一行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到达淡溪人工增雨作业点时,几位气象人员正在“临时指挥中心”,仔细观测云层的厚度、移像,分析当晚实施人工增雨的可能性。“我们在这里蹲守,一旦有机会就开始作业。”市气象局局长朱景介绍,20多分钟前,他们进行了第一轮烟炉增雨作业,燃烧了3根烟条,并准备了40枚火箭弹,但能不能发射,还得看老天的“眼色”。在不远处的三辆火箭弹发射车旁,五位气象作业人员早已严阵以待,就等老天“变脸”。在现场,还有几位穿着橙色迷彩服的“特殊”人员在执勤站岗,他们是乐清市三角洲救援服务中心队员。“我们每一次增雨作业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保驾护航。”朱景说。
自去年11月份以来,市气象局人影作业队先后进行了六次蹲守,其中今年1月20日那次效果较为明显,当天15时-21日13时,全市面雨量23.2毫米,近24小时内,雨量达到近3个月雨量的三分之一。据统计,截至1月24日,我市已开展20轮8次火箭弹增雨作业,发射火箭弹86枚;开展8轮8次固定烟炉增雨作业,燃烧烟条31根,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在与人工增雨作业一线人员深入交流后,徐建兵勉励道,现在雨贵如油,大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要继续坚守、再接再厉,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有效缓解旱情而努力,以满足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副市长王东参加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