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美国长期居住,现居北京。今年春节前夕,收到来自美国年过八旬的老友来信,谈到近况时她说:“在美国仍然看孩子,也去老年中心活动,可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不像在国内可以到处旅游,去朋友家看看,多姿多彩。”她懂英语,有绿卡,在美国待了十多年,思乡念国之情跃然纸上。
身在海外的同胞,乡愁难免,人人都在拥抱乡愁和排遣乡愁的矛盾中生活。由于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社会环境、宗教信仰、法律法规乃至意识形态等都与祖(籍)国有很大区别,要适应那里的大环境、处理好自身归属和文化认同问题,是个相当长而艰难甚至苦恼的过程,乡愁会因此而倍增。
对海外同胞的年轻一代来说,为了生存和发展,忙于学习或工作,乡愁虽然有,但往往顾不上。而对老年人来说,一般除做点家务、照顾孙子辈外,没可能到社会上去发挥“余热”,每当儿子和儿媳上班了,孙子辈上学了,大都独守在孤寂的家园里,乡愁就油然而生。特别是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国节庆日里,不住在华人聚居的城市,年轻人照常忙碌,周遭没有节日气氛。对比国内热闹非凡、亲朋欢聚的情景,难免心生孤寂。特别是面对祖(籍)国崛起、日新月异的形势,这种情怀会越来越浓。我与夫人5次旅居美国,先后住在辛辛那提、纽黑文和哥伦布等城市,还到过许多地方,结识了许多侨胞,对此都颇有同感。
应该说,乡愁是好事。思乡念国,拳拳赤子心。乡愁既与养育自己或父辈的故土结下了剪不断的情结,有时又因适应不了所处的新环境而更浓。由于乡愁,好些到海外探亲依亲的老人,待不到预定的逗留时间,甚至只一两个月,就匆匆打道回府。不少人探亲一次后,再也不愿去。暂时留居的,平日普遍觉得无聊,戏言犹如“软禁”。如果子女娶嫁的另一半是洋人,生活习俗、文化冲撞多,日子就更难过。
常住有绿卡的,好些人即使能被批准住进公办的老人公寓(因为生活、医疗有保障,还有一些活动),但心情也不见得轻松。甚至有移民入了籍的老人,能领到社会补助金和有医疗保险的,也陷入是回归还是留下的两难夹缝中。他们或采取“候鸟式”的办法,每年回国一次缓解乡愁,或毅然放弃既得利益坚决回归,或宁愿与留守在美国的一半两地分居。
居住在美国的老年同胞,许多是与子女住在一起或独居,平时寂寞度日。由于远离市镇,因交通问题,也难到老人中心活动。节假日能跟子女一起外出远途参观游玩,到中国餐馆吃饭,到中国超市买中国食品解馋,买中文报刊消愁,就是很高兴、很期待的事了。总之,正如朋友信里所说:生活平平淡淡。
人到老年才到海外生活的华人,面对此情此景,如何排遣乡愁,安度晚年,享天伦之乐,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在这里,我也谈点浅见和办法。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深切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生活在于有目标有活动。科学调查证明:生活有目标和有活动的老人,远比没有目标和活动的要长寿。为此要克服自卑和自暴自弃情绪,树立老而不服老、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要有自尊、自信和自豪感,特别是民族豪情。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量力而为,考虑以下的一些做法:
一、不懂外语的,尽可能学点外语,多熟悉所在国情况,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法规,以便更好地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社会。
二、要备有中文报纸(我个人在国外的首选是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文电视装置和可视听的电脑网络等,凭借它们突破时空的限制和距离,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及时了解乡土信息,联络亲友感情,丰富生活内容,进入“天涯若比邻”的境界。
三、周围没有华人聚居区的,尽可能参加当地其他族裔的、社区的或院校的一些节庆文体活动、社区的社会活动以及邻里的交谊活动。
四、参加志愿者活动,献一己之长,如教中文、太极拳、舞蹈,以及参与节庆的文娱活动等,弘扬中华文化。
五、利用家园的安静环境,读书、练书法、画画、写作,或栽花种菜等,充实生活。
总之,乡愁也可以转化为力量,美好的晚年生活需要自己创造。当然,排遣乡愁,需要取得子女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海外老人同胞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可以舒心地安享晚年。(朱华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