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温州人经济”作为“华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如何转型升级,也是海外温商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昨天本报记者连线几位温州侨领,对于海外温商的转型升级,他们纷纷献出锦囊妙计。
海外温商面临新挑战
翻开温州华侨史,我们看到海外温商创业大致循着这样的路径:上世纪上半叶,温州人去欧洲或美国替人打工,再自己开店做老板,从事的几乎都是贸易、餐饮行业;上世纪80年代后期,海外温商开始继承家族产业,做大贸易与餐饮,或自己开店当老板。现在,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42.5万海外温州人。
西班牙温州同乡会会长吴镇忠表示,西班牙的大部分温州华商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但经营模式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小商小贩式的“温州模式”,缺乏长远考虑,不太注重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这里除了少数公司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商标外,大多数华人企业管理还处在一种低标准的状态。
“传统餐饮业和零售业整体上已经走下坡路。”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执行主席杨伟忠说。傅松望在论坛上也表示:“温州商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势在欧洲打拼,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繁荣了本地经济;但近些年来,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金融环境恶化了,困难增多了,我们像一支迷茫的队伍,在商海中困惑了。”
在当地建整个产业链越南浙江商会会长邹青海于1994年到越南经商,以独资或合股形式在越南各地开设多家工厂和公司,后又投资矿产业。
“直接把工厂设在越南,减低商品的成本是从事贸易的温州商人考虑最多的,他们想在越南建立整个产业链;也有部分人打算在此基础上投资房地产,在越南及其周边国家寻找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比如公路、水库的建设。”邹青海和部分在越温州商人面对经营的提升压力,采用的是“双管齐下”。
阿根廷浙江华侨商会会长张碎唐是第一个在阿根廷经商的温州人,从1991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先后涉足贸易、餐饮等行业。
对于南美洲的市场,张碎唐坚信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在谋求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在阿根廷的温州商人非常看好国内的经济,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他们对国内的经济信心十足,想把手头的资金投向国内产业,今年以来经常有在阿根廷经商的温州人回国考察。”
尝试产业多元化
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会长林光武表示,目前在当地发展的以温商第二代、第三代为主,在产业转型方面,正向IT业、房地产、进出口贸易等行业发展。
林会长认为,经营和贸易多元化是促进各种业务快速运行和相互流通的新的产业方式,因此,必须进行产业多元化尝试。这方面,温商第二代已经意识到并逐步在国内进行地产、家具业、高科技等行业投资。
他还表示,很多温商第三代没有承袭家族产业,而是在当地高科技领域打工,或寻求新的突破。值得骄傲的是,海外温商的下一代已完全融入当地社会,不少人能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并加入主流党派。
传统餐饮走正宗路线
“传统餐饮业整体走下坡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西班牙温州同乡会会长吴镇忠表示,当初闯荡西班牙的老一辈华侨中几乎都不是厨师出身,使得中餐馆在经营标准定位上只能走中低档路线。这样的中餐馆在早年间还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很难有大的发展。之前他也开过两家这样的餐馆,最后都被迫关门了。
吴镇忠表示,有了前两次的教训,在马德里开新雅饭店时就决定经营正宗的中国菜。这些年来经过反复摸索,他们已经拥有自己的品牌菜,形成了一套特色菜单,这也是吸引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到新雅饭店品尝中国菜肴的主要原因。事实说明,最民族的才最有竞争力。
转型的几种途径
“不少面临转型的海外温商,首要选择是回国投资。”匈牙利温州商会会长余文龙表示,除回国投资外,有的选择做大做强贸易,还有的特别是海外温商第二代还在尝试转向新型产业和向高科技领域等。
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执行主席杨伟忠也表示,有了一定积蓄后,绝大部分温州商人都会向商品进出口贸易发展,或回国投资。从温商回国投资的反映看,政策问题是他们的最大困惑。他还表示,也有部分温商转型不忘进行传统产业的提升,比如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扩大餐饮规模,以此保证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来源:温州侨网 作者:亦锋大正宿萍)
[编辑:姚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