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离当初出国求学已是8年。最近一次回国,目睹家乡繁荣景象和母校乐清中学的变迁,还有父母和恩师们的鬓角白发,不变的却是那浓浓的乡音乡情。才得片刻相聚,却也来去匆匆,离别时充满了无限惆怅。然而王志成先生年届退休仍在为发掘和弘扬家乡文化努力,我深受感动。多年以来,在学习研究方面,我也有些许体会。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成长,决定了我的人生。谢智勇和胡秀玉女士曾多次约稿,去年秋又受王志成先生鼓励。如果我的经历能使学弟学妹产生稍许启示,我将深感荣幸和欣慰。
我出生于70年代的农村。那时候根本没有学前教育,不象现在每个孩子都可以去幼儿园。不过,在进入小学之前,多位数的加减口算对我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这要归功于我老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在睡觉前会教我数数和一些基本算术。似乎我的口算本领在当时有点异乎寻常,后果就是在路上经常会被大人拦住算几个算术题,对了才能放行。虽然很多时候我十分不愿意,但这其实是对我的额外训练,人也变得更聪明了。许多时候大人们会夸上一句“这孩子以后能上大学”。那时候,我连幼儿园都还没有上过,更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小村里也从没有人上过大学。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开始读小学。记得在上小学的第一天,在注册之前,我居然被叫到老师们的办公室里进行了一次“入学考试”。在验明货真价实之后,我才开始了我的小学生生涯,并得到老师们的器重。不管怎么样,心里觉得很高兴,也充满了自信。
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大都是很辛苦的,特别是如果你有一个严厉的爸爸。在上小学之前,我就已经要做很多的农活了,包括给庄稼除草、割草喂牛、抬水、放鹅等等,更不用说农忙季节了。特别是我家养的那头奶牛还特别能吃能喝,弄得我和我哥哥都很累。开始上小学了,放学后一般要去干活,作业一般放到晚上点上油灯来对付。有时侯作业太多,或者实在想偷懒,放学了就躲在阁楼上去,爸爸的叫唤当作没有听见,而内心却很惭愧,所以学习的时候也就很认真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我总认为在家学习看书比下地干活要轻松有意思,认真学习是人最基本的要求。我想我的学习习惯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在整个学生生涯中,我的学习自觉性和成绩从来不需要父母和老师们操心。
在我6岁的时候,我们小村子里还有个小学,但只有一、二年级,高年级的学生要到邻村小学。那时候我经常去小学校玩,所以就想早一点去上学。老师却比较死板,说我年纪不够就不要我。另外我的个子也确实比较小,所以也就不强求了。第二年当我真正要上学的时候,这个只有一、二年级的小学却关门了,结果大家都要到邻村去上学。上学的第一天,我单枪匹马跟在其他高年级同学的后面,到我从来没有去过邻村小学去注册。从此以后,每到一个新学校,很自然的都是我自己去办手续,从来没有,也不需要我父母陪护我。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放在现在是不是还能发生,至少家长就会被别人认为太不负责任。
我对我小学一、二年级所处的班级不是很满意,即使我的成绩在班级里是最好的。上课经常有点乱糟糟的,纪律不好,老师不太能管得住,当然课堂效果也就不怎么样。在我读完小学二年级的那个暑假里,我听一个比我大几岁的邻居说他读书的那个小学很好,我就开始期盼着到他那个小学去,并在开学前自己做了决定。可能我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比较出名,甚至新的班主任之前也听说过我。幸运的是刚好多出来一套课本,所以我的插班转校就成功了。转移学籍的手续,可能学校后来帮我补办了。现在仔细想来,这是我一生中自己做的第一个重要决定。
小时候这些经历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甚至在我现在的科学研究中仍然能够体现出来。如果一定非要从其中总结出什么经验的话,我觉得可以表述为自信、自觉、自立和自主。仔细想来,我小学、初中时的很多同学其实也很聪明,但是他(她)们大多在学业上不是很成功,我觉得其中的原因可能就在于缺乏以上几点因素。比如有些小孩在有家长督促的情况下成绩可以很好,但是一旦离开了家长的督促就会变得象脱缰的野马,缺乏最基本的自觉和自立。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很多,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各不相同。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就是作好各方面的预备,培养自己的兴趣,学习必要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品格。将来的人生道路很难预先设计,她需要我们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