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一般来说,五十多岁的妇女大都是操持家务,含饴弄孙,尽情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但有这样一个农村老太太,51岁那年,她出国了,并在异国他乡坚强地生存下来,创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她就是现旅居加拿大的大荆籍老太太吴君珊。
吴君珊的父亲早年留学法国,1937年任国民党司令部文书。解放前他带着吴君珊的两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去了台湾,而吴君珊和另外两个姐妹与母亲一起留在了家乡大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出身不好”,聪颖的吴君珊小学毕业后无法正常升学,无奈只得在家务农。为了养家,她18岁就出嫁,过上了普通农妇的艰苦生活。
1989年,吴君珊被兄弟接到了加拿大,那年,她51岁。好强的吴君珊不愿靠兄弟养活自己,为了赚钱,她打了两份工。白天,在兄弟的公司里工作,晚上则替人洗碗,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每月工资2000多加币。3年后,吴君珊把丈夫和小儿子也接到了加拿大,一家人商量准备开个餐馆。
小学毕业的吴君珊连ABC都不认识,怎么能开餐馆呢?为了能用英文与外国人交流,她专门去上夜校,每周6个小时跟老师学英语口语。半年后她的英语口语已经相当不错。55岁那年,吴君珊又参加加拿大公民证考试。许多考了五六次都没有通过的人都劝她别去考了,反正到60岁就可以免考得到公民证。可为了早点开餐馆,她说自己必须去考。一拿到公民证,吴君珊就赶着去考汽车驾驶证,也是一次过关。
硬条件都具备后,吴君珊向兄弟借了6万加币(相当于30万人民币),租下了一家餐馆,起名“杭州餐馆”,自己当起了老板。餐馆刚开张时下分辛苦,吴君珊除了开车去买菜外,里里外外都得张罗。那段时间,她每天只睡两个小时,还要承受还贷,付店租和工人工资的压力。个别工人因她不会用收银机,还时不时拿走餐馆里的钱。8个月过后,餐饮的账务出入很大,吴君珊看这样下去不行,一咬牙又学习账务知识。随后,餐饮里的财务都由她自己掌管了。
然而,命运再次将磨难降临到吴君珊的头上。事情还得从餐馆说起。1995年,吴君珊以高于市场的价格租下了一家餐馆,合同规定:除分期付清买断的12万加币外,吴君珊每月需交租金2000加币;5年后,店内设施则归吴君珊所有。朋友得知消息后,纷纷为她担心。,出租餐馆那家人是当地有名的赖痞,许多人吃过他的哑巴亏。
朋友的话不幸言中。1995年3月,那家人来要房租时,借口家有急用,要求吴君珊将4月份的房租提前付清。为人实在的吴君珊二话不说,当即开出一张4000加币的支票。没曾想,事隔两年,她被推上了法庭,理由是欠缴1995年4月份的房租2000加币。庭审中,对方漏洞百出,例如他为何2年后才来追讨这笔债务,那欠条何在?但由于考虑到解决争议的过程要花费更大的财力(在加拿大,上庭一次要付律师费2000加币),吴君珊在律师及众人的规劝下,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放弃了辩护,向对方作出让步赔偿了2000加币。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9年,那人再次将吴君珊告上了法庭,原来,那年,吴群珊见5年合同即将期满,自己与对方关系恶劣,索性买下另一家餐馆,另起炉灶。新餐馆装修期间,她逐渐将老餐馆中一些内部设施,如灭火器、梯子、蒸笼等搬到了新址。那家人却说吴君珊拆走了他们的物品而向法庭提起诉讼,要求赔偿5000加币。而这回,吴君珊不再退让。
一桩情节清晰明了的案件,因对方的一再狡辩、一再上诉而变得遥遥无期。律师甚至法官都对吴君珊,别和这个赖痞斗了,每上一次庭就得花2000加币,还得大老远从温哥华请翻译,不划算啊!可是,吴君珊咽不下这口气,因为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庭上,她针锋相对,不屈不挠;庭下,她暗自钻研,针对对方丑化她的谣言,向同行发送合同影印本,赢得支持。这场官司一打就是3年,法官最终作出吴君珊胜诉的判决。为此,她付出的代价是:时间3年,金钱3万。有人问她值得吗?她笑着说:值!
就在官司缠身的时候,吴君珊顶住各方压力,慢慢地将她的餐馆撑了下来。“杭州餐馆”优惠实在,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品尝。2000年,她又投入30万加币,进行二次创业,买下另一家餐馆,座位增加到100个。吴君珊说,自己能够成功,一方面是环境所逼,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好强。她相信,只要努力,没什么过不去的坎。(来源:乐清市外侨办 作者:阮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