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外办发出通知,要求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大兴学习之风,加强外事干部学习培训。通知指出,随着中央、省委外事工作会议的深入贯彻,我省外事工作在提高“两个能力”、打造“三大品牌”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外事队伍中存在的学习培训不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不强的问题急需解决。为此,根据中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的精神和省委“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我省外事工作的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外事干部学习培训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各级外办要按照“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运用各种方式,确保集中学习时间。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学习“《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读本”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以理论指导外事工作实践。教育全体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公仆意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断增强外事工作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外事业务法规和知识的学习培训。各级外办要围绕提高“两个能力 ” ,打造“三大品牌”的要求,及时传达学习党和国家在外交方面的重大部署,加强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业务培训,完善外事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外事干部综合素质。当前特别要重视开展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方针政策、外事管理、领事保护、对外宣传、外事礼仪、外事翻译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同时也要组织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等综合知识的学习,熟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从今年起,省外办对市县(区、市)外办和省级主管厅局、高校的外事干部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二次,每五年对全省市县(区、市)外办主任和省级主管厅局、高校的外事处长轮训一次。同时要求各市外办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综合业务培训班,每五年要对本系统干部职工轮训一次,做好对县(区、市)外办和下属单位干部的培训学习。省级主管厅局、高校的外事部门也要相应加强这方面工作。同时各市县(区市)外办除了做好本系统的业务培训工作之外,还要重视对涉外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外事知识的培训工作,加强外事管理的基础建设,利用外事资源积极为我省对外开放服务。
三、注重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各级外办要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干部的能力建设为核心,针对外事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个人知识能力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确定不同岗位、类别的外事干部学习培训的重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精心配备培训师资,认真制定学习培训计划。要树立大培训的观念,改进培训方式,综合运用课堂上课、专家讲座、网络教育、专题研讨、选派干部业务进修、境外培训等各种手段,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工作水平,不搞形式主义。要鼓励和支持外事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高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层次。要保证外事干部必要的学习培训时间,按照省委的通知精神,干部年度脱产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时间一般累计不少于12天。同时要鼓励和推动外事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各级外办要对干部在职自学提出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快学习型机关的建设。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各级外办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强外事干部学习培训工作,作为开展全省外事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和提高外事宏观管理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外事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主要领导除亲自抓好工作部署和措施落实外,还要带头参加学习培训,作好表率、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来源:浙江外事网)
[编辑:伍培利]